杨淑婷
详细介绍
典型案例(十八)
浏览量
【摘要】:
患者姓名:曲伟华
性别:女
年龄:36
就诊日期:2016.3.20 初诊
主诉:经前,经行乳胀,腹痛。
现病史:经前,经行乳胀,腹痛,经后小腹下坠感,饮食不振,眠可,二便调,现月经将至。
既往史:健康
过敏史:无
体格检查:舌紫苔白脉弦
辅助检查:妇科彩超:未见明显异常 乳腺彩超:双侧乳腺增生
中医诊断:经前乳胀 肝郁血瘀
西医诊断:乳腺增生
治法:疏肝解郁,活血调经
处方:血府逐瘀汤加味
当归15g 生地15g 桃仁10g 红花10g 桔核15g
甘草6g 桔梗10g 赤芍15g 柴胡15g 荔核15g
川芎15g 枳壳12g 牛膝10g 蒲黄10g 王不留行10g
五灵脂10g 川楝子10g 元胡10g 青皮12g 路路通10g 丝瓜络10g
5剂,每日一剂,水煎服400ml,早晚2次饭后温服。
复诊经过:
2016.3.25 月经行之第一天,经前乳胀较之前减轻,腹痛较之前减轻,有少量血块。
舌紫苔白脉弦。 诊断同前 处方:上方加坤草
当归15g 生地15g 桃仁10g 红花10g 桔核15g
甘草6g 桔梗10g 赤芍15g 柴胡15g 荔核15g
川芎15g 枳壳12g 牛膝10g 蒲黄10g 王不留行10g 坤草15g
五灵脂10g 川楝子10g 元胡10g 青皮12g 路路通10g 丝瓜络10g
5剂,每日一剂,水煎服400ml,早晚2次饭后温服。
2016.3.30患者自述本次月经量较之前增多,有较多血块,自觉身体舒服。
舌紫苔白脉弦。 诊断同前 处方:上方继服
当归15g 生地15g 桃仁10g 红花10g 桔核15g
甘草6g 桔梗10g 赤芍15g 柴胡15g 荔核15g
川芎15g 枳壳12g 牛膝10g 蒲黄10g 王不留行10g 坤草15g
五灵脂10g 川楝子10g 元胡10g 青皮12g 路路通10g 丝瓜络10g
5剂,每日一剂,水煎服400ml,早晚2次饭后温服。
嘱患者下次经前七到十天开始服用中药
指导老师评语:
经前经行乳胀,肝气郁结所致,郁结伤肝,肝失调达,经行阴血下注冲任。冲脉隶属于阳明附于肝,乳头属肝,乳房属胃。肝气失疏,乳络不畅,遂致经行乳房胀痛。
气行则血行,气滞则血凝,肝气不畅,导致肝血瘀阻,用药血府逐瘀汤加疏通乳络,畅达肝气之品,畅达肝气制品,疗效满意。
患者姓名:张菊芳
性别:女
年龄:60
就诊日期:2016.2.10 初诊
主诉:腰痛,口干半年余
现病史:患者于半年前出现腰痛、口干,视物不清,便干,纳眠可,小便正常。
既往史:健康
过敏史:无
体格检查:舌红苔少脉沉
辅助检查:腰椎CT:腰椎间盘突出(L4/5)
中医诊断:腰痛,肾阴不足
西医诊断:腰间盘突出
治法:滋阴补肾
处方:麦味地黄汤加味
麦冬15g 五味子15g 地黄30g 山茱萸15g
山药15g 泽泻10g 茯苓10g 丹皮10g 陈皮15g
甘草6g 石斛15g 枸杞子15g 菊花10g 玉竹15g
5剂,每日一剂,水煎服400ml,早晚2次饭后温服。
复诊经过:
2016.2.15服药后腰痛稍有减轻,口干,视物不清明显好转,大便较之前稍软。
舌红苔少脉沉。 诊断同前 处方:麦味地黄汤加味
麦冬15g 五味子15g 地黄30g 山茱萸15g
山药15g 泽泻10g 茯苓10g 丹皮10g 陈皮15g
甘草6g 石斛15g 枸杞子15g 菊花10g 玉竹15g
5剂,每日一剂,水煎服400ml,早晚2次饭后温服。
2016.2.20患者仍有腰痛,余证均减轻。舌红苔少脉沉。
诊断同前 处方:上方继服 麦味地黄汤加味
麦冬15g 五味子15g 地黄30g 山茱萸15g
山药15g 泽泻10g 茯苓10g 丹皮10g 陈皮15g
甘草6g 石斛15g 枸杞子15g 菊花10g 玉竹15g
5剂,每日一剂,水煎服400ml,早晚2次饭后温服。
2016.2.25患者仍有腰痛,无口干便秘。舌红苔少脉沉。
处方:镇肝熄风汤加天花粉、生地
2016.3.1 患者腰痛明显减轻,舌红苔少脉沉。上方继服。
指导老师评语:
腰痛一证,致病原因,可分为外感内伤两方面。大抵感受外邪者,其证多属实;由肾精亏虚所致者,其证多属虚。
肾虚腰痛可分肾阳虚,肾阴虚。
本病例肾阴虚腰痛,麦味地黄汤加味,证药相符,理法方药恰当。
+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