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淑婷
详细介绍
典型医案(八)
浏览量
【摘要】:
1.姜纪庆 女 35
2015.6.10 初诊
彻夜不寐 患者于周前出现彻夜不寐,胸闷,时有乏力,白天亦无睡意,手足心热,纳可,小便调,大便干,口干。 健康 无 舌紫红无苔脉弦 ECG:大致检查正常心电图 不寐,心阴亏虚 失眠
滋阴养血,补心安神 天王补心汤加味:柏子仁15g炒枣仁30g天冬15g麦冬15g生地15g当归10g丹参30g玄参15g沙参15g桔梗10g龙骨30g牡蛎30g五味子10g远志12g茯苓10g合欢皮30g 7剂 2015.6.17
服药后患者睡眠明显好转,口干减轻。体检:舌红无苔脉弦。诊断同前。
处方:天王补心汤加味:柏子仁15g炒枣仁30g天冬15g麦冬15g生地15g当归10g丹参30g玄参15g沙参15g桔梗10g龙骨30g牡蛎30g五味子10g远志12g茯苓10g合欢皮30g百合30g女贞子15g旱墨莲15g 7剂
2015.6.24
睡眠正常,手足心热减轻,口干减轻。体检:舌红少苔脉弦。诊断同前。处方:天王补心汤加味:柏子仁15g炒枣仁30g天冬15g麦冬15g生地15g当归10g丹参30g玄参15g沙参15g桔梗10g龙骨30g牡蛎30g五味子10g远志12g茯苓10g合欢皮30g百合30g女贞子15g旱墨莲15g 7剂
嘱其停服中药后,口服天王补心丹养心阴 天王补心丹重在滋阴养血,对心阴不足引起的不寐,治疗效果很好,若与二至丸、百合xxx,合欢散配伍运用效果更佳。
2.患者姓名:李群
性别: 女
年龄:31
就诊日期:2016.5.8 初诊
主诉:经行腹痛
现病史:患者近三个月来每次经行腹痛,有血块,畏寒,月经量不多,时有腰酸。
既往史:健康
过敏史:无
体格检查:舌淡苔白,脉沉
辅助检查:妇科彩超:宫颈囊肿
中医诊断:痛经(寒凝血瘀)
西医诊断:痛经
治法:温经散寒
处方:少腹逐瘀汤加味
小茴香10g 炮姜10g 没药10g 肉桂6g
当归15g 川芎15g 赤芍15g 蒲黄10g
五灵脂10g 元胡1g 香附15g 艾叶1g
王不留行1g 路路通10g
5剂,每日一剂,水煎服400ml,早晚2次饭后温服。
复诊经过:
2015.5.13
服药后患者畏寒减轻,月经将至。舌淡苔白,脉沉
诊断同前 处方:少腹逐瘀汤加味
小茴香10g 炮姜10g 没药10g 肉桂6g
当归15g 川芎15g 赤芍15g 蒲黄10g
五灵脂10g 元胡1g 香附15g 艾叶1g
王不留行1g 路路通10g 坤草15g
5剂,每日一剂,水煎服400ml,早晚2次饭后温服。
2015.8.18 月经行至第四天,腹痛明显减轻。舌淡苔白,脉沉
诊断同前 处方:上方继服
小茴香10g 炮姜10g 没药10g 肉桂6g
当归15g 川芎15g 赤芍15g 蒲黄10g
五灵脂10g 元胡1g 香附15g 艾叶1g
王不留行1g 路路通10g 坤草15g
5剂,每日一剂,水煎服400ml,早晚2次饭后温服。
指导老师评语:痛经原因临床可分为气滞血瘀型,寒湿凝滞型,及气血虚弱型三种。
本患者有经行腹痛,伴胃寒血块 。辨证为寒凝血瘀型。治疗温经散寒化瘀止痛。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味,方、药、证配合恰当。
+ MORE